每周一药 -芦荟-

芦荟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宋《开宝本草》。商品分老芦荟与新芦荟两种。

一、老芦荟

别名:肝色芦荟。

来源:为百合科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库拉索芦荟 Aloe ferox Mill. 或同属植物华芦荟 A. vera L. var. chinensis (haw.) Berger 的叶汁干燥而成。

产地:主产于南美洲北岸附近的库拉索,阿律巴及博内尔小岛。华芦荟产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二、新芦荟

别名:透明芦荟,好望角芦荟。

来源:为百合科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好望角芦荟的液汁干燥而成。国外进口。

产地:主产于南非联邦。

采收加工:全年皆可采收,割取叶片取其液汁置容器中,蒸发凝固即成。

性状鉴别:

  1. 老芦荟:常破碎为不规则的块状,呈多角形,大小不等。暗红色或咖啡棕色,次品显棕黑色。质硬,不易碎断。断面平坦,蜡样,无光泽。热天不溶化。具不愉快的臭气,味极苦。

  2. 新芦荟:棕褐色而发绿。体质酥脆,易碎破。断面平滑而具玻璃样光泽。有酸气,热天易溶化成流质。其余与老芦荟同。

以气味浓,溶于水后无杂质及泥沙者为佳。一般认为老芦荟比新芦荟质优。

主要成分:芦荟甙、异芦荟甙、树脂、芦荟大黄素。

药理作用:清热凉肝,泻下杀虫。其原理为,芦荟素有较强的刺激性,内服小量能刺激胆汁的分泌,促进肠管蠕动而排便。服大量则易发生腹痛、盆腔充血。另又有苦味健胃作用。此外,实验证明用50%的芦荟水浸剂,对各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炮制:生用。

性味:苦寒。

归经:入肝、胃、大肠经。

功能:杀虫,通便,清热凉肝。

主治:小儿疳积,惊痫,便秘。

临床应用

(1)   泻下。适用于习惯性便秘和热积便秘,因本品通便后,并不会像大黄一样引起便秘,因此,可用于慢性便秘,方如更衣丸。

(2)   健胃。治小儿疳积,配尖槟、白芍、独脚金、萹蓄、甘草、厚朴、山楂、布渣叶。

(3)   泻肝。治肝经实火,证见右上腹疼痛、头晕、头痛、耳聋、耳鸣、神志不宁、易怒、大便秘结,甚则发热等等,取其能清热凉肝,如当归龙荟丸。现代根据此原理,以本品为主药,治胆道结石合并感染,有较好效果。此外,以本品配龙胆草,治惊悸抽搐。

使用注意:本品为刺激性峻下药,能使肠壁和盆腔充血,因此,月经来潮、妊娠、腹痛、痔疮、便血和脾胃虚弱者忌用。

用量:缓下0.3~0.6g,峻下0.9~1.5g。只作丸散剂,少入煎剂。

处方举例:

(1)  更衣丸(《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芦荟21g 朱砂15g 研细末,滴好酒少许为丸,每服3.6g。治肠胃燥结兼有睡眠不安者。

(2)  当归龙荟丸(《宣明论》):当归、龙胆草、黄柏、黄连、黄芩、栀子各30g 大黄、青黛、芦荟各15g 木香6g 麝香1.5g,制丸如小豆大,每服二三十丸,以姜汤送服。

注意:以上文章仅作为参考,患者若有兴趣请諮詢专业中医师进行会诊。

每周一药Ming Wu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