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药 -番泻叶-

番泻叶

来源:为豆科草本状小灌木狭叶番泻 CassiaangustifoliaVahl或尖叶番泻 CassiaacutifoliaDelile的干燥小叶片。

产地:狭叶番泻主产印度,又叫印度番泻叶。尖叶番泻主产阿联,由亚历山大港外运,又叫亚历山大番泻叶。过去进口主要为印度番泻叶,现在我国云南已引种成功。

性状鉴别:为完整或破碎的叶,并杂有细梗。叶片长卵形,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全缘,叶端尖或微凸,基部不对称。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叶脉突出,两面均有毛。质脆易碎。有青草气,味微苦。富粘性。以身干尖叶、色黄绿、完整、无泥沙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蒽甙1~1.5%,主要为番泻甙A、B,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又含黄酮类衍生物(山奈酚、异鼠李素)等。

药理作用:泻下。有较强的刺激性,促进肠蠕动,服后3小时泻下数次。

炮制:剔除枝梗,生用。

性味:甘苦、寒。

归经:入大肠经。

功能:消积滞、通大便。

主治:食物积滞,胸腹胀满,大便不通。

临床应用:适用于热积便秘,如胃肠积热而致的便秘、食物积滞、胸腹胀满及腹水等症。

本品与大黄比较,泻下力较强,起效较速。但抗菌消炎、清热消痞作用则不及大黄。又本品副作用较明显,可有腹痛、呕吐,或使原有的肠部炎症加重(尤其在用量较大时),配驱风药或理气药(如香附、藿香),可以减少或预防以上的副作用;在治腹胀、腹水方面,本品作用近于甘遂,效力和安全度较好。也用于术前清洁肠道。

使用注意:虚弱者、孕妇,经期、产后授乳期均忌用。有痔疮者亦不宜用。又煎服宜后下,久煎则无力。

用量:缓下用1.5~3g,攻下用3~9g。

处方举例:番泻叶饮:单用番泻叶的泡出液(每次用番泻叶6~9g),可作为一次泻下用。

附注:过去曾进口过一批番泻叶,发现其中多有圆形叶片掺杂。叶片呈卵圆形成倒卵形,先端钝圆或微凸或具刺突,基部对称或不对称。表面黄灰绿色至红棕色,披有灰白色毛茸。此种叶片的蒽醌衍生物含量极微,须注意区分。

案例研究:中暑

患者:魏女士。女,58岁

主诉:寒热、严重腹泻、晕厥、嗜睡、乏力,症状反复2个月。

中医诊断:舌质红,苔白腻,脉数濡。症状属于湿热范畴。

中医治疗原则:祛风清热,祛湿表表。

方药:香薷草10克,川厚朴10克,白扁豆10克,滑石粉30克,甘草6克。

患者反馈:服药3剂后腹泻停止。

吴博士建议:华佗甲己T1-3、T11推拿,加艾灸ST36、ST37,稳定效果。

注意:以上文章仅作为参考,患者若有兴趣请諮詢专业中医师进行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