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为什么媒体喜欢猛吹治不了瘟疫的笨蛋?

原创 脱渊鱼 

近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瑞士日内瓦再次向世界表示了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感激,因为中国应对疫情的方式方法被事实证明是成功的,中国人民的奉献避免了病毒进一步传播,帮助了全人类。

那么究竟是谁帮中国人民控制住了这次疫情?中国人民又该感谢谁?

我们要感谢党,党员人数在全国人口占比不到7%,而在牺牲的同志中、党员占了大约70%,这个对比充分体现了党员的中坚作用;

我们要感谢国家、感谢政府,没有先进的体制优势、强有力组织能力,我们不可能战胜这样的疫情;

我们要感谢平凡而伟大的普通人,没有他们努力工作,社会将陷入混乱。

当然,这里需要谈谈这次治疗瘟疫的主力中医和西医。


自从武汉烽火台上,点燃新冠肺炎袭城的预警狼烟后,蹭蹭上涨的确诊案例让武汉危急、湖北危急、全国危急。

新冠病毒不宣而战,国家迅速派兵点将,组织医疗兵团开始反击。

面对共同的敌人——瘟疫,中医和西医,再次走向了合作,史称“国共第二次合作”。

不好意思,拿错剧本了,是“中医西医第二次合作”,简称“中西结合”。

为什么说是第二次合作呢?

因为第一次合作发生在17年前的非典期间。

史书上,之所以没有记载中医扭转乾坤的伟大功绩,那是因为,第一次瘟疫大会战的胜利果实,被窃取了。

当时非典庆功宴上,中医被直接忽视,甚至都没有邀请这些抗击瘟疫的真正功臣们。

写这些并非是想吐槽西医卖药集团有多不要脸,而是想让读者知道一个历史性的背景,那就是中医是当时抗击非典的主力,只不过事成之后,被卸了磨、杀了驴。

当然,“非典第一人”可以邀功,但究竟是谁打退了肆虐一时的非典,国家心里明镜似的。

这也是为什么新冠肺炎暴力攻击武汉的时候,中医战队被国家点将出列,成为了有正式建制的战斗序列,这也成为了和非典时期最大的不同点。

即中医有了明确的身份,而且中医成为了能够和西医分庭抗礼的主力军。

一场抗瘟战争,让中医兵团和西医兵团一起投入战斗。


然鹅,合作,谈何容易。

1月19日,国家卫健委成立新冠肺炎高级专家组,组长就是那位名字一提就会封号的院士。

其核心班子中,有脸上压痕院士,还有“疫情不会大规模扩散的”院士……

从人员组成上看,清一色西医院士,有着深刻的市场经济学理论基础。

与此同时,另一支队伍也在火速组建,

那就是由抗瘟疫英雄、年逾七旬的中央指导组专家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士黄璐绮、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北京中医院院长刘清泉等中医骨干带队的中医作战军团。


也就是说,组织抗瘟疫的队伍里,

一支是市场化的医疗战队,俗称雇佣军;

一支是体制下的医疗战队,俗称正规军;

一个是资本驱动,一个是责任感使然。

一个是利益最大化为宗旨,一个是治病救人要紧。

市场化医疗队拥有卫健委赋予的最高领导权、发言权和解释权;

在全国各地拥有体系完善的成建制作战医院;

作战部队均经过正规市场化医疗培养;

拥有各种花式的高精尖医疗设备;

临线的督战大将都是有着显赫头衔的知名人士;

医疗方式也被社会广泛认可和接受;

而且,他们有专门的媒体纵队(这一点非常重要)。

更为重要的是,市场化医疗队灰常有钱,任性的那种有,土豪的那种钱。

可以这样说,市场化医疗队,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资源有资源,要民心有民心,要流量有流量,而且信息传播渠道,几乎被他们垄断,只要他们打上哪怕一丢丢的胜仗,那就会张灯结彩,满世界全都知道。

相比市场化医疗军团,中医战队可谓寒酸得拿不上桌面。


既没聚光灯,也没什么资源,中医的作战医院和建制也在4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中给改得销声匿迹,后备专业作战人员更是少得可怜,还有谢顶三郎方舟子们,时刻冷嘲热讽加抹黑,让很多患者对中医治疗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

除了中央对其的信任,中医战队们只有自己的医术可供依赖了。

从理论上来看,市场化医疗队碾压中医战队,夺得治瘟的首功,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

然鹅,事实总是让人感到意外。

市场化医疗队的峰座认为,疫情没有特效药。

中医战队接管的武汉金银潭医院瞬间治愈出院500人;

市场化医疗队峰座说,不指望重要有很强的抗病毒作用;

中医战队的神药,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冠肺炎的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

市场化医疗队峰座传谣,说火神山只可以容纳疑似和轻症患者。

中医为主的火神山医院立刻收治50位患者进入病区。

市场化医疗队峰座暗示中医没有空白对照实验。

张伯礼公布一线治疗数据,证明中医能够大幅度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且用事实比对证明中医比纯西医治疗优越。

但有时候,铁的事实是无法说服一个国家级抬杠运动员的。

但是平心而论,这么评价市场化医疗队其实有点不公平,因为在这场抗瘟疫会战中,我们还看到市场化的二号医疗大将,积极跑到各大医院,推销公司的人工肝脏,操作风骚得无以伦比。

至于我们的组长,那就更别说了,一直呼研所的董事长。疫情四起的时候,其公司产品卖到断货,旗下公司的股票更是一路飙涨,成为了绿色大盘中的一股清流,真正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市场模式。


什么?肺炎和肝脏没关系?

激素抗病毒的时候,要不要损害肝脏?损害肝脏了,要不要换?

知道什么是没有需求,制造需求也要上吗?不知道就好好学学。

至于那些不明就里的“粪口传播”“气溶胶传播”“无症传播”“24天潜伏”等说辞,就纯粹属于不能好好说话系列。

目的就是故弄玄虚,营造恐慌气氛。

没有恐慌,哪来的市场?

至于有没有把这种恐慌变为现实?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是从武汉那位清真市长的表现来看,简直是配合精妙的神助攻。

对于市场化的队伍,他们这样做有错吗?

实际上没有问题,毕竟实现利润最大化才是市场化追求的终极目标,至于“发国难财”“草菅人命”“没有良知”“公器私用”等道德帽子,他们根本不在乎?因为没有逻辑,也不科学。

但在中国这个宽容的国度里,老百姓相信英雄不论出身,只要你能解决瘟疫,就算出点钱也没有关系,花钱消灾嘛。

可是从他们的战绩来看,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都会委屈了这个成语。

市场化医疗队抗瘟疫的三板斧是:抗生素、球蛋白、呼吸机。

就连市场化医疗队的峰座都苦恼没有特效药,可是不妨碍他们继续用03年的治疗非典的失败经验继续祸害现在患者。

在市场化医疗的救治下,由感染转为重症,由重症转成死亡的小伙李文亮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

有了前车之鉴,李文亮的同事染病之后果断采用中医治疗方案,结果很快出院。

也许是为了掩盖市场化医疗队尴尬的治疗结果,利令智昏的市场化医疗队智障团开始昏招频出。

什么抗艾滋药物克里士,被捧成神药,结果没什么鸟用不说,毒副作用非常大。(可怜的小白鼠患者)

然后就是体外实验了一把,就敢建议卫健委写入试行六版的阿比朵儿和达芦纳韦,结果无临床实现效果。

最坑爹的就是磷酸氯喹了,为了证明这款药的有效性,市场化医疗队的峰座献斩钉截铁地认定此药,安全有效。结果湖北卫健委见状火速提醒各医疗结构,该药在成人中的致死剂量是2-4g,而且是急性致死,要求医疗单位严密观察。

对比市场化医疗队塌方式的大溃败,中医战队简直是抗击瘟疫的战斗机,战斗机中的阿帕奇。

为啥这样说呢?

就在我们的市场化医疗队峰座哽咽惆怅针对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的时候。

北京两名新冠肺炎患者,在中药的治疗下,痊愈出院了。

随后,武汉金银潭医院8名患者,在中医药的治疗下顺利出院,其中6名重症患者;

随后,山西29例新冠肺炎患者在中药汤剂和中成药的治疗下,痊愈出院;

随后,湖北省中医院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中医药在确诊病人中有效率达80%,在临床诊断病例中有效率达94%,总体有效率约90%;

随后,广东省的临床应用中药制剂——“肺炎1号方”,治疗新冠肺炎(轻症)确诊病人50例,经过1周临床观察,全部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随后,河南省重症患者中医参与新冠肺炎会诊率100%,在确诊患者和出院患者中,中医药协同治疗率分别达到94.31%和90.7%。

当然中医战队只知道忙着治病救人,竟然忽视了媒体矫情的尿性,

因此媒体开始集体选择性忽视中医的疗效。

媒体可以装瞎,但政府可不会像他们一样糊涂。在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面前,聪明的政府部门只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因此,无论西医有多么科学,治不了瘟疫也得让位;无论中医有多么难懂,解决得了问题也会重用。

于是乎,

我们在各大政府的红头文件,看到的都是用中医、用中医、用中医。

当然委婉一点的文件会写中西结合;不给面子的文件直接连西医都会提一句。

山西第一个旗帜鲜明地提出用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

安徽最为硬核,索性要求新冠肺炎患者第一时间必须服用中药汤剂;

国防部出面,力举中医,说中医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中,全程有效;

中纪委也刊文力赞,疫情防控足迹战中的中医力量;

国家卫健委在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明确要求,要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四省份试点清肺排毒汤救治新冠肺炎的临床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0时,四个试点省份运用清肺排毒汤救治确诊病例214例,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

于是乎,现在每天治愈的人数将近3000人。

于是乎,新增和疑似病例掉头往下走,湖北之外的省份陆续传来各项数据清零的捷报。

为什么湖北的骨头这么难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的中医普及率竟然不及30%,迷信市场化医疗的后果的严重性,此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过好在中央及时调整部署,紧急调派上海市长应勇担任湖北省委书记,替换掉了蒋超良,湖北抗疫的策略随之调整。

乐观估计,武汉战场可能在三月中下旬就能清零。

中医战队用实力向中国人民证明,中医才是中国人生命健康的守护神。

但是,我们忽视了一个最大的变量,就是打瘟疫战不行,打内战一流的市场化医疗队。

在国内已经有很好的抗瘟疫方案的情况下,市场化医疗队依旧拒不承认中医战队的战果,拒不接受中医医疗方案,还实施“造不如买”的策略,引进瑞德西韦这种没有经过临床验证的药,用中国人搞双盲试药。

这种做法你可以理解为吃里扒外,但正确的说法叫做“里通卖国”,或者说祸国殃民也不为过。

尤其是当你知道,市场化医疗队对接的科研院所属于和我国打贸易战、在南海军舰扣边、高兴疫情会让制造业回流、劫持台湾、军事基地建在我们周围的神棍国家时。

你就知道,这支雇佣军的雇佣方,可能另有其国。

也许是为了打消人们的疑虑,市场化医疗队峰座的儿子,也以哈佛大学教授的身份出境辟谣,并奇怪为什么有人会把自己的父亲和自己的母校联想得那么不堪,当个天线宝宝不好吗?

市场化啊市场化,总能让人想到突破底线得办法。

尽管市场化医疗队治病无能,但是他们有钱啊。

糟糕的治疗业绩并不影响市场化医疗队的光辉形象。

别问为什么,

因为有钱,真的能任性。

医疗市场化了这么多年,那万亿的市值规模任性到无以复加得程度。

市场化的媒体?买!

广告?投!

流量?拿下!

影视公司?毛毛雨!

收购主流新闻机构能有多贵?

控股市场化媒体才几个钱?

整合破产媒体能花多少?

投资自媒体还不是小case?

至于红包记者、标价大V、计件水军……大家都混碗饭吃,都不容易,是吧。

一个白痴明星都知道拥有一个公关团队帮助他们来维持明星地位,市场化医疗团队会不知道吗?

他们不仅知道,而且玩得也非常彻底。

从信息发布的人员、信息发布的渠道、信息接收的端口、信息评价的水军,每一个层面都有深入的布局和参与。

在权威领域的发声,有市场化的院士掌控;

专业领域的争论,交给市场化专家和教授解决;

人民大众的质疑,由市场化的媒体和大V操纵;

至于那些辛苦发帖,计量收费的水军,真的很辛苦,随时还面临着市场化医疗公关组的预算克扣,过得朝不保夕。

如果人民还是不认可这些愚蠢的说法,那么野生砖家方舟子之流和黑舆论打手就会从笼子里出来,狂犬吠日。

基本上是:

你和他讲道理,他和你耍流氓

你和他耍流氓,他和你讲问题

你和他讲问题,他和你讲逻辑

你和他讲逻辑,他和你讲科学

你和他讲科学,他和你讲情怀

你和他讲情怀,他和你讲国情

你和他讲国情,他和你讲文化

你和他讲文化,他和你讲老子

你和他讲老子,他和你装孙子

你跟他装孙子,他却去骂你娘

你也去骂他娘,他和你讲道理

……

当然,当资本达到万亿的程度时,他的触角就不再满足于当一个旁观者,而是会想方设法地伸到方方面面,比如党的喉舌,比如政府。

主流媒体和权威媒体为什么只美化市场化医疗队,而对战果显赫得中医战队视而不见?

为什么武汉在封城前会预留8小时逃亡时间?

为什么救灾物资和人员在疫区反常似的备受冷落?

为什么湖北换帅之后突然爆发出那么多确证患者?

为什么反动媒体宣传的口径那么统一?

为什么水军动作整齐划一?

为什么境外的谣媒的火力那么集中?

为什么武汉至今还敢故意漏放的新冠病人?

那万亿资本的威势,真的能让十八大以后不收手的人继续伸手;

让权威媒体的社会主义新闻观碎上一地;

让治病救人的中医被黑的不能自已;

让本该为人民服务的院士抢着发国难财;

有钱,真的很任性。

这场仗,一开始便是一场严重不对称的战争。

因此,我们现在已经不再痛恨“公知”,

转而痛恨放任“公知”胡作非为的网信部门!

已经不再痛恨“两面人”,

转而痛恨放任“两面人”随心所欲的所在单位了!

甚至已经不再痛恨造谣者,

转而痛恨放任谣言满天飞的有关部门了!

其实,说穿了就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有人经在这次瘟疫事件中做出了选择,他们选择站在人民的对立面。

只可惜资本再大大不过人命;财富再凶奈何不了人民。

在这个时代,邪已经不能压正。

中华民族的崛起已经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会因为宵小之徒的疯狂而止步不前。

中国有五千年流传下的华夏医疗体系庇佑着国人的生命健康,这场瘟疫大会战很快就会在中医战队的阻击下销声匿迹。

待到那时,中国还要担负起诊治世界的重任,因此医疗全球化、生物防御全球化、病毒预警全球化将成为负责任大国要去做的事情。

而此时那些身陷瘟疫恐怖氛围中的世界各国人民,和佛系抗瘟的各国政府,也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不好意思,说的有点远了,

我们的市场化医疗队的峰座,面对救治不利的场面,稳如泰山,一边甩锅医护人员的护理不力,一边嫌弃CDC没有行政权,耽误了他治疗瘟疫。

当然,到现在,他还在因为没有特效药而大放厥词呢。

看见敌人都发起冲锋了,守将还在淡定的等装备,真愁!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不过我们不用担心。

张伯礼说: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抗病毒,但不代表不可以治疗。

看看,这就是差距。


Wei Li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