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杰中医——白芍甘草汤的药理分析及适应症状分享
白芍甘草汤(Bai Shao Gan Cao Tang)主要用于缓解筋肉痉挛性疼痛,其核心作用是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在临床上,适用于以下几种证候:
1. 肝血不足,筋脉失养
• 症状:肌肉痉挛、抽筋、酸痛,尤其是小腿或四肢的痉挛性疼痛。
• 适应证:
• 夜间或运动后易抽筋
• 肌肉紧张、僵硬不适
• 常见于肝血不足导致的筋脉失养
2. 肝气郁结,肝胃不和
• 症状:胃脘部疼痛、腹痛,因情绪紧张或压力增加时加重,或伴有胃痉挛。
• 适应证:
• 慢性胃炎、胃痉挛
• 消化道神经功能紊乱
• 肝胃气滞型胃痛(如情绪紧张时加重的胃痛)
3. 经行腹痛(痛经)
• 症状:女性月经期间下腹部绞痛,痛势剧烈,喜温喜按,或有月经量少、色暗等表现。
• 适应证:
• 肝血不足、气血亏虚型痛经
• 伴随小腹拘急、腹痛明显者
4. 其他筋肉痉挛相关疼痛
• 症状:各种因筋脉拘挛引起的疼痛,如颈肩僵硬、腰背痉挛疼痛等。
• 适应证:
• 颈椎病引起的肌肉紧张、僵硬性疼痛
• 腰肌劳损导致的腰背酸痛
• 运动后肌肉疼痛、痉挛
⸻
经典方剂组成
• 白芍(Bai Shao, 30g) – 养血柔肝,缓急止痛
• 甘草(Gan Cao, 10g) – 益气和中,调和诸药,缓急止痛
此方剂关键在于酸甘化阴,通过白芍养血柔肝、舒筋止痛,甘草益气缓急、调和诸药,共同起到止痛的效果。
⸻
加减化裁(根据不同情况加减药物)
• 肝郁气滞,疼痛较剧烈者 → 加 柴胡10g、香附6g、枳壳20g
• 血瘀明显,疼痛刺痛者 → 加 川芎6g 、丹参10g
• 胃脘胀痛伴胃虚寒,胃酸过多, → 加 吴茱萸6g 生姜6g 、 元胡6g ,海螵蛸15g
• 痛经伴寒凝血瘀者 → 加 当归10g 、艾叶6g、吴茱萸6g
• 腰背酸痛明显者 → 加 杜仲10g 、续断10g、川牛膝10g
⸻
适用病症总结
1. 肌肉痉挛、抽筋(如小腿夜间抽筋、运动后肌肉僵硬)
2. 胃痛、胃痉挛(情绪影响明显者)
3. 痛经、月经期间腹痛(肝血不足型)
4. 颈肩、腰背部痉挛性疼痛(如颈椎病、腰肌劳损)
注意事项:
• 不适用于湿热、血瘀型疼痛(如疼痛固定不移、肿胀、热感者)
• 不适用于寒凝血瘀导致的剧烈疼痛(此类疼痛需加温阳散寒药物)
• 糖尿病患者慎用(甘草含糖量高,可能影响血糖)
总结:白芍甘草汤是缓解筋脉拘急、痉挛性疼痛的经典方,尤其适用于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气血不足型疼痛,是临床常用的温和止痛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