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东垣到邓铁涛肖鑫和吴明杰:中医传承不绝,中医精神永存!

30年前,吴明杰医生有幸得拜国医大师邓铁涛最早期的五大弟子之一肖鑫和教授为师,成为肖教授最早期的学生。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没有举行传统的拜师仪式。肖教授的谆谆教诲,让吴医生虽旅居美国多年,仍铭记在心。

2019年3月16日,吴明杰医生专程从美国飞往广州,在其师弟师妹们和众多亲朋好友的见证下,举行了“肖鑫和教授从医55年收吴明杰中医博士为徒补行拜师礼”仪式,并和同道们商讨如何共同努力,为传承我国的中医文化作出贡献。

肖鑫和教授,鉴证人黎泽泉教授在拜师仪式上的讲话和吴明杰医生的拜师贴请见文后附录。

肖鑫和教授致辞

肖鑫和教授致辞

前排右二为肖鑫和教授,右三为黎泽泉教授,右四为吴明杰医生

前排右二为肖鑫和教授,右三为黎泽泉教授,右四为吴明杰医生

鉴证人黎泽泉教授讲话

鉴证人黎泽泉教授讲话

主持人胡小龙向医圣张仲景,孙思邈和邓铁涛像行礼,焚香,敬酒

主持人胡小龙向医圣张仲景,孙思邈和邓铁涛像行礼,焚香,敬酒

吴明杰医生向医圣张仲景,孙思邈和邓铁涛像行礼,焚香,敬酒

吴明杰医生向医圣张仲景,孙思邈和邓铁涛像行礼,焚香,敬酒

吴明杰医生向肖鑫和教授读诵拜师帖

吴明杰医生向肖鑫和教授读诵拜师帖

肖鑫和教授在弟子证书上签名

肖鑫和教授在弟子证书上签名

鉴证人黎泽泉教授在弟子证书上签名

鉴证人黎泽泉教授在弟子证书上签名

肖鑫和,黎泽泉,吴明杰三人合影

肖鑫和,黎泽泉,吴明杰三人合影

与师父合影

与师父合影

全体合影

全体合影

仪式会后观看“我是谁”中医文化纪录片

仪式会后观看“我是谁”中医文化纪录片

肖鑫和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百岁工程创始人,即使在退休后,仍然活跃在为病人治疗和教学养生第一线。他以为病人诊病认真著称,加上他的医术高明,前去找他的人络绎不绝,而他也是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所以,以下午看病为例,下午两点半开诊,他经常看到晚上8-9点才结束。

IMG_1532.JPG
IMG_1545.JPG
IMG_1544.JPG

肖教授不光诊病特别认真,他在看病的同时还免费教一些养生的方式,这在其他医院和医生那里是很少看到的,这也是肖教授医德高尚的地方。由广东卫视拍的《肖鑫和新果皮水沐足法》,《肖鑫和滚脊健髓功》等几个养生功法效果非常好,而且简单易行,不花钱。这些视频经肖教授同意传到优酷网站上,被广泛流传,供全世界人民受益。肖教授还把他所写的介绍整体养生保健的书《百岁工程》的所有稿费,都捐献给了大学的贫困生。并在退休后,用自己一部分退休金捐助贫困生们。

吴明杰医生此次拜肖鑫和教授为师仪式上给师傅的利是(2000元人民币和800元美金),被肖鑫和教授坚持以吴明杰医生的名义捐给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关心下一代助学基金会。迄今,经肖鑫和教授联系动员,向关心下一代助学基金会捐款的社会人士(单位)已经达到22人次,总额为49万多元。

肖教授这种利他的高尚品德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仰和学习!

肖教授的高尚医德和高超医术,离不开其师邓铁涛教授的言传身教。作为中国的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终身为中医学术事业奔走、奋斗,为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左)和其弟子肖鑫和教授(右)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左)和其弟子肖鑫和教授(右)

百岁工程1.jpg

上世纪80年代,中医处于低谷时期,历尽挫折,生存艰难,发展更无从说起。邓铁涛教授一直在跟中医萎缩的趋势做着抗争。眼见中医事业日渐衰落,他感到很痛心,内心十分着急,常常辗转反侧、夜不能眠。邓铁涛教授暗下决心,要在自己有生之年,尽己所能跟中医不断萎缩的趋势作斗争,让中医发扬光大。

在他的不懈呼吁和努力下,1986年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成立,中医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从此,中医发展加快了脚步。2000年,全国中医传承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局,他振臂一呼,带头示范,号召全国名中医来广东带徒,传承中医薪火。至如今,全国各地名中医仍在持续着来岭南带徒的传统。

作为医者,邓铁涛有着一颗仁爱为怀的心。多年来,他不仅用自己高明的医术尽心尽力为患者解除身体上的痛苦,而且还尽己所能从精神上、经济上帮助他们早日康复。他说:“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我们不能轻言放弃。”

重症肌无力治疗至今仍然是世界性的难题,这是一个高风险的病种,重症肌无力危象可多次发生,一次抢救成功则易,而第二、第三次抢救成功则难。针对重症肌无力危象,邓铁涛参与抢救过数百次。

邓铁涛教授提出,重症肌无力之病机主要为脾胃虚损,由于五脏相关,脾胃虚损可进一步累及他脏。心肺肝肾的病变,也可以反过来影响脾胃,形成相互影响,错综复杂的多维联系。然而其病机转化始终以脾胃虚损为中心环节,这就是辨证论治的着眼点。

既然脾虚是重症肌无力的主要矛盾,根据《难经》"虚则补之"、"损则益之"、"劳则温之"之旨,脾胃虚损,五脏相关,当以补脾益气为治疗大法。邓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用补中益气汤治疗重症肤肌无力甚对症,但以通常之剂量,往往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乃对虚损这"损"字认识不足故也。

邓教授经过反复的实践、探索、总结,针对重症肌无力脾胃虚损之病机,摸索出以补脾益气治本贯穿始终,间用治标的一套治法,制强肌健力饮以统治之,并据五脏相关之理,随证加减以治其兼证。

强肌健力饮由黄芪、五爪龙等药组成,方中重用黄芪甘温大补脾气,尤妙在五爪龙一味粤人呼之"南芪",该药具北芪之功而性缓,补而不燥,于重症肌无力需大补脾气者,尤为相宜。此方来源于东垣补中益气汤,但又与补中益气汤有所不同,东垣原方药量偏轻,着意在升发脾阳,使脾得健运而补中气,强肌健力饮中黄芪之用量较大。乃专为脾胃虚损之病机而设,由于药量不同,虽然只增五爪龙一味,而益气之力成十倍增加,故为统治重症肌无力之主方。凡重症肌无力见眼睑下垂、复视斜视、四肢无力、咀嚼乏力、吞咽困难、或肌肉萎缩者,均可以此方治之。临床实践证明疗效甚佳。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的创制人是李杲,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李杲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卒于元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他自幼天赋聪颖,沉稳安静,喜爱读书。他家是当地的豪门望族,富有钱财,李杲虽生在富贵人家但生活严谨,行为敦厚,令人敬重。李杲二十岁时,母亲王氏患病卧床不起,后因众医杂治而死,李杲痛悔自己不懂医而痛失生母,于是立志学医。当时易水的张元素是燕赵一带的名医,李杲求医心切,不惜离乡四百余里,捐千金拜其为师。凭着他扎实深厚的文学功底,经过数年的刻苦学习,李杲“尽得其学,益加阐发”,名声超出老师,成为一代医家大宗。病人来看病,他总是先诊脉,辨明脉象,而后进行诊断,告诉病人他们患得是什么症,然后从医经里引出经文,加以分析对照,证明自己的诊断与医经的论述完全一致,直到把病人说得心服口服了,才拿起笔开处方。经过多年临证,李杲的医技日益精湛,各科疾病均能诊治,当时的人都把他当作神医来看待。

李东垣2.jpeg

李杲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的经验,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脾胃内伤学说。他和刘完素,张从正,朱震亨一起,被后世尊称为“金元四大家”。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

补中益气汤是他创立的名方之一,也是其遣药制方的代表。全方由人参、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当归、炙甘草组成。在用药上有三个特点,其一,人参、黄芪、白术等补脾胃之气,以助肺气固皮毛;其二,用升麻、柴胡,引清气上升,助长脾气升发之力;其三,用炙甘草既可补中又可泻火热,以防止阴火炽盛耗伤正气。其中益气升阳为主,泻火为辅,适用于以气虚清阳不升为主者。若阴火炽盛之象较为明显,李杲又补充说:“少加黄柏以救肾水,能泻阴中之伏火。如烦犹不止,少加生地黄补肾水,水旺而心火自降。”

由于其学说来源于实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故后世宗其说者大有人在。传其学者,不仅有其门人王好古与罗天益,明代以后私淑者更多,如薛立斋、张景岳、李中梓、叶天士等人,都宗其说,而又各有发展。这充分体现了李杲的学术思想在历史上的地位。

文末,我们引用邓铁涛教授在其题为《万里云天万里路》的自传体文章里的一段话做为结束语, “中医学的前途有如万里云天,远大光明,彷徨了几十年的中医可说已走在大路上。我们的责任,任重而道远,就看现代中医、西学中和有志于研究中医的其他科学家们的努力了”。这是这位世纪老人永远的期望,也是每一个中医人的责任和担当。


附一: 吴明杰医生拜师帖

吴明杰拜肖鑫和为师,誓为继承中医事业而奋斗终身决心书。

肖鑫和师父尊鉴:1987年7月弟子有辛跟随恩师学中医和养生功法,1988 年 7 月成为师父的入门弟子,弟子非常崇拜师父的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感恩师父多年来的教导,这次申请公开补办拜师仪式,弟子在见证人黎泽泉教授,主持人胡小龙老师,师兄弟姐妹们,前辈和同道面前,向老天爷发誓保证一生尊师重道,终生学习,终生奋斗,终生健康,终生快乐,终生奉献,以救死扶伤为已任,直到天年。我相信有师父的悉心传授,有众多同门师兄弟姐妹的帮助,只要自己虚心好学,就一定能医术不断进步,攻克疑难杂症,积极宣传我们的师祖金元四大家张元素,李东垣大医家和邓铁涛教授等医圣的中医文化思想-七分养三分治的理念,我会为中医的承传和中医药走向世界努力,吴明杰请求肖鑫先和老师正式收我为继承我们本门派中医之徒弟!此致,敬礼!   吴明杰, 2019年3月16 日,於广州中医药大学

附二: 肖鑫和教授在吴明杰拜师礼仪式上的讲话

承传祖先师徒收授传统

弘扬中华医学文化瑰宝

——在吴明杰拜师礼仪式上的讲话

(肖鑫和,2019年3月16日)

 

一、相识吴明杰同学

1988年,吴明杰同学来到广州中医学院进修学习中医专业和气功学,学习结束后邀我与他到其家乡普宁市讲养生保健课和义诊,共义诊了二百多人次,我们之间有了初步的了解,他说要拜我为师,我说我的条件未具备,以后再说吧。

1989年他移居美国,每逢回国省亲都来探我并交流学习心得。近年来,他在网上见我举办拜师后建议我给他补办,因此,才有今天的拜师场面。

二、聆听“邓老”传承的教导

中医传承的一大特色为师带徒,邓老经常对他的学生说:“学我这必须超我”,秉承邓老“超我”的理念,决定将毕生所学传于后人,以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目的,实现“超我”目标。

30多年来,跟我临证的学生很多,他们中不少要求我收其为弟子,因为条件不具备或忙于工作,故一直未做决定。

2014年底,我认为各方面条件都比较成熟,和“百岁所”的同志及我的学生商定举办一次收徒仪式,以便于继承和弘扬中医事业,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医腾飞做一些有益的工作。现就我收徒的理由和本人初具收徒条件简述如下:

三、我为什么要收徒

(一)为了弘扬中医“师带徒”的优良传统,此乃是传授绝技绝活的一种教育方法,便于培养接班人,发展中医药事业,为民造福;

(二)父母予我的肉体生命和养育有功,党给我的政治生命,国家、人民和社会哺育我成长,“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三)我的所有都是祖国给予的,我的医学知识、诊疗技术都是老师、同学、病人和助手的大力帮助下取得的。“教学相长”、“学生是最好的老师”、“病人是最好的医生”,如同“最好的食物就是最好的药物”。饮水必须思源。

(四)我首创的“百岁工程”教材四套(约180万字),离不开老干大学的好平台,学员的积极参与,助手的鼎力帮忙,病人的配合,始得编著一套养生体系教材,希望能传给接班人;

(五)我对脉学较有体会,其中80%的成绩都是临证时病人提供方便,希望把中医五千年的瑰宝传下去;

(六)我的弟子热爱中医,已完成中医课程的培训,具有较好的中医基础知识,侍诊时尊师重教,认真记录病案,对病人如亲人,耐心解答患者疑惑,教授保健方法,恪守职业道德,“诚信为本,医德为魂”,努力训练自己,为争取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医师而积极工作。

四、我初具带徒的条件

(一)能认真落实恩师邓铁涛教授的战略决策:“医之灵魂,仁心仁术。”医之战略:“上工治未病”,努力实践“铁杆中医”的方略;

(二)我今年的生命年龄83岁,从医55年,不间断的从事医、教、研、养、护的中医工作,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必须传给后学者;

(三)我对学生有一颗仁爱之心,毫无所保留地传授我学习到的诊疗医技和养生保健方法;

(四)我独特的诊脉方法,能给弟子们详细分析“三部九侯”和“五部十五候”的切脉要领,提出“脉神”含有“三神”的内涵和简易的量化方法,使他们能较快掌握“切脉”本事;

(五)我编著了《脉诊速学》、《百岁工程》等书,约180万字,可传给弟子;

(六)我在各方的帮助下,在江南国医馆,淳和中医馆和亨顿中医门诊等处设立了带教基地,能为弟子们创造较好的学习环境;在市老干大学举办百岁班,为培训弟子提供方便,这些不可或缺的场所和硬件,实施医、教、研一条龙,能为弟子们成才打下基础;

(七)我有认真带教的素质,每个小时只诊4个病人,手把手教弟子们切脉,讲解“四诊八纲”“理法方药”等诊病的规律,使弟子们容易入耳;

(八)我对病人如亲人,从不马虎,急躁,治病又调心,拟方又传授养生保健方法,使弟子们学到治本的方略;

(九)我通过学习,根据人体生理,病理规律,积50余年之经验,创编“祛病长寿八法”,以便指导自身改造,护养这部“人体机器”,尽量使“形与神俱”,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始能完成带徒任务;

(十)我还有一颗与弟子们“康乐奉献活百年”,为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最健康、最长寿的民族而奉献毕生精力的决心和信心。

以上是我肤浅的收徒条件和带徒资格,我深怀感恩之心,敬请阅者赐教。

五、展望(结语)

“师徒关系”是一种责任,能互相促进,承先启后,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铁杆中医”,弘扬中医药学,为健康中国服务为世界人民服务。

附三: 黎泽泉教授在肖鑫和老师授徒仪式上的讲话

打造“铁杆中医”

要学祖先优秀文化

——在肖鑫和老师授徒仪式上的讲话

(黎泽泉,2019年3月16日)

 

热烈祝贺肖鑫和老师再次举行授徒仪式。

今天肖鑫和老师举行授徒仪式,收吴明杰中医博士为徒,再次委托我做鉴证人,真是责任重大,奈何老矣,难当益壮!

此缘忆起104岁国医大师邓铁涛之遗教。2012年国庆节,我和省名中医黄建业拜候邓老。他送我两人宝著:《国医大师邓铁涛之“铁杆中医”说》。临走,语重心长地嘱咐:“铁杆肩担道义啊”!

拜读中,愕然发现:“在很多地方,中医院已经不姓‘中’了”!

邓老此话,是2005年在全国中医高级会讲的。邓老的普通话和广东话,讲得很标准的。可惜人们听不懂,若得懂,八年过去了,为何中医院还依然故我,仍不姓“中”?

九十七岁国医大师肺腑之言,振聋发聩,并印在书里,真是感慨万分!

当今潮流时兴人工智能,重视对外物的改造,忽略对自我大脑的改造。中国自“五四”之后的教育,就仿西化,中医已是当今传承祖先文化的唯一专业,教人学中医,做中医,特别是做“铁杆中医”,如何才能姓“中”?

首先是要学祖先优秀文化。之所以优秀,全在于教人如何获得正确思维。

全国临床医学学会于2011.03.26.在广州召开“中医经典学术交流与古今真方高新技术成果学术论坛”,我在会上发表《中医思维的力量》的同时,对“中医现代化”的口号提出质疑,认为提“以中医思维用现代化”更好,只是至今未获得认同。

人或疑,古老的东西传到现在,还会有什么优秀、先进呢?古时手机等人工智能等东西是没有。但古时,是否也要正确的思维呢?

人的成长、政权的夺取和巩固、生计的维持、生意的兴隆、健康与长寿,以及如何能打胜仗等。这些都离不开要实践,既要实践,要取得成功,就要有正确的思维。因此,古今都是要正确思维。古今都在寻求正确思维?中国在很古老,很古老的年代,就开始反复研究、并有经典传世。

如:《易》、《管子》、《老、庄》,孔孟的四书,中医的《内经》《伤寒》、《金匮》、唐代《坛经》,近代的《矛盾论》、《实践论》。

毛主席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重新站起来,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库,更作了永恒的、史无前例的再创造,况且是用当今语言文字表达,通俗易懂。要学祖先优秀文化,最捷径,最高速,当从《矛盾论》开始读起,以此金锁匙,开解古老的经典。

广州中医药大学六十多年了,有什么优秀传承,我毕业后,使用率最高最好用的是刘赤选《温病学讲义》,和罗元恺点注的《妇人规》,还有就是韩绍康的独取一穴。不过我现都放下了,改行教《老子》,看病多用现代手机遥控。

今因时间关系,只开个头,详细将于4.24.《老子》班活动时,再论述。

Wei Li